JR新橋車站周邊是繁華的商業區,被稱為「上班族的聖地」,但東口地區老舊建築林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重建計劃。本文將根據2025年的最新信息,詳細介紹該計劃的概要和最新動態、對當地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以及與以往重建案例的比較。
该计划的事业主体是由土地所有者组成的「新桥站东口地区市区重建准备组合」。2017年3月,当地土地所有者成立了「新桥站东口地区重建协议会」,开始准备工作,2025年2月,准备组合正式成立。 对象区域为JR新桥站东口前的整个地区,外堀通、第一京滨、JR铁路所围成的约2.5公顷的范围。 該區域目前有1966年竣工的「新橋站前大樓」(地上9層的1號館和2號館)兩棟建築,以及許多雜項建築,車站前設有巴士、出租車乘車處和地下停車場出入口。兩棟站前大樓已建成58年,老舊化嚴重,包括周邊建築在內,整個區域仍然保留著濃厚的昭和時代氛圍。
大型开发商和综合建筑公司也参与了重建项目。协商会于2019年与大成建设、A.I.A.(设计咨询公司)签订了协议,于2020年10月与三井不动产、2023年7月与大厦和丰田不动产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这些私营企业将提供专业知识,为重建大楼的规划、设计和项目推进提供支持。 此外,港区和東京都也在计划阶段就参与其中,目前正在与行政部门就未来的城市规划进行正式协商。
重建的具体内容目前(2025年)尚未确定,但预计将以建设大型综合高层建筑为中心。计划对车站前1号馆和2号馆等多栋建筑进行整体重建,很可能建成包括办公、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在内的大型综合建筑。 周边城市规划指南将「继承新桥特色的小巷空间」和「打造以行人为主的空间」、「老旧建筑物的抗震化」、「周边区域特色与新桥特色并存的车站前广场整备」等作为重点措施,新大楼的规划也将参考这些措施进行审议。 實際上,準備組合公佈的重建方針也提出了加強交通樞紐功能(提高車站與巴士、新交通「ゆりかもめ」等交通工具的換乘便利性)、提高繁華程度(廣場整備和商業環境的充實)、提高防災能力(抗震和防災設備的整備)這三點作為重點課題。 按照這些方針,預計將進行車站前廣場的重新整備(公交、出租車總站的改造和行人天橋的建設)、建設安全的高層辦公樓和商業樓、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商業空間和活動空間等。
重新開發計劃於2015年新橋車站前大樓重建審議委員會成立後開始啟動。自2017年設立協議會以來,準備工作逐步推進,2024年10月還舉行了當地權利人說明會。2025年2月,準備組合正式成立,目前正處於詳細協商和達成權利人一致意見的階段,以期通過城市規劃。 完工時間尚未正式公布。過去曾有「配合新橋車站開業150週年(2022年)完工」的構想,但由於新冠疫情和調整延遲,未能實現。從大型市區再開發項目的一般時間表來看,經過城市規劃決定、正式組合成立、權利轉換計劃認可等程序,到動工需要數年時間,施工也需要數年時間。 因此,很可能在2030年代前半至中期完工并开放。实际上,包括同时进行的西口再开发在内,整个新桥站周边地区的开放目标为2037年度。今后,在正式确定城市规划时,预计将公布建筑规模(高度和总建筑面积)及完工目标年份。
重建计划包括新建和扩建商业设施,预计将促进该地区的繁荣。新桥站东口目前聚集了许多餐馆、居酒屋、酒吧和票券店,上班族们熙熙攘攘,而重建后的大楼将入驻各种最新店铺和餐厅等,吸引与以往不同的顾客群。 例如,通过在重建后新建的广场和步行天桥上举办活动,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商业空间,有望将「白天只有上班族,晚上只有餐饮顾客」的街道转变为全天都有各种人群光顾的街道。此外,重建后街道景观和清洁度得到改善,预计将提升新桥的形象,增加游客数量。 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游客数量预测,但随着周边银座、虎之门、汐留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提高,国内外游客可能会增加。实际上,新桥站是前往台场的新交通工具「百合海鸥号」的始发站,随着再开发后车站周边地区变得更具吸引力,在旅游途中顺道来新桥的人也会增加。
新桥靠近市中心的商业区,聚集了许多企业办公室。随着老化的车站前大楼被改造为最新的办公大楼,预计将吸引新的办公需求。大型开发商(三井不动产等)也将参与重建项目,预计将建成配备最新设备的超高层办公大楼。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宽阔的租赁空间、高度抗震和BCP应对能力以及环境性能的租户企业(IT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将被吸引到新桥。目前,JR新桥站是JR东日本管内第8位的人流量最大的车站(平均每天约19万人),包括东京地铁银座线、都营浅草线和百合海鸥线在内,每天有数十万人在这里乘车,是一个巨大的交通枢纽。 除了交通便利之外,随着重建工程的推进,舒适的办公环境也将得以提供,企业总部和基地办公室可能会迁往新桥。办公人员人口的增加将带动周边餐饮和服务业的销售额增长,使白天和晚上的交通更加繁忙。 此外,新橋站東口還計劃引入BRT(快速公交系統),通過加強與臨海地區的交通連接,將其作為商業交流的樞紐作用進一步提高。
重建项目不仅包括民用建筑的重建,还计划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例如,通过重新规划车站前广场,将优化公交车和出租车乘车点,并建设可避雨的步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网络。这样,即使在雨天,乘客也可以舒适地换乘和通行,大大提高乘客的便利性。 此外,東京都正在与东口和西口两处再开发项目合作,制定「新桥站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方针」,并正在考虑扩建地下步行网络和创建新的公共空间。这些基础设施的强化不仅将提高通勤者和游客的便利性,还有助于缓解高峰时段的人流和交通拥堵。 在安全方面,如果广场和建筑内配备最新的防灾设施,预计将在发生大规模灾害时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发挥地区防灾基地的功能。总而言之,通过更新城市功能和改善便利性,再开发将使新桥站周边成为人们首选的魅力之城。
新橋站東口再開發計劃預計將逐漸影響周邊地價走勢。目前,新橋站周邊商業用地地價在東京內屬於最高水準,例如新橋2丁目附近的土地,估計每100平方米交易價格在10億至13億日元左右。隨著再開發計劃順利推進,具體方案逐漸明朗,投資者的預期將推高地價。 但是,截至 2025 年,该计划仍处于协商阶段,专家预测「虽然未来会有重建计划,但目前该地区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预计近期内会维持现状」。也就是说,在重建大楼竣工、街道面貌发生改变之前,地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近年来港区东部(虎之门至芝浦地区)的重建热潮导致周边地区的地价相对大幅上涨,预计国内外投资资金将继续流入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港区。随着新桥东口地区的完工,考虑到重建效应,地价很可能会上涨。 官方的地價公佈和鑑定評估也反映了重建完成後的收益性提高,預計評估額將上漲。
重建也会影响新桥周边的房地产租金。首先,重建大楼内新建的高规格办公室预计将以高于周边平均水平的租金(即所谓「最高租金」)进入市场。这将提高新桥地区整体的办公室租金水平,但同时,与老旧大楼之间的两极分化可能会加剧。 如果租户集中迁入配备最新设施的建筑,周边老旧建筑将不得不降低租金或进行翻新以增强竞争力。实际上,在经过重建后焕然一新的周边地区(例如涩谷和品川等),新建筑出现后,旧建筑的空置率会暂时上升,租金也会出现下滑。 新橋東口也可能出現新大樓竣工後,舊大樓空置率上升的現象。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整個地區的品牌價值提高,希望在新橋地區設立辦公室的企業將會增加,最終包括周邊地區在內的租金市場將出現普遍上漲。 商業租戶的租金也是如此,大型連鎖店和品牌店進駐重建大樓內的商業區,支付高租金,而老字號的個人店等可能無法承受租金上漲,搬到區外。雖然租金方面可能會出現新舊交替的波動,但重建區整體而言,預計房地產收益能力將提高。
新桥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地区,重建进一步提高了该地区的关注度。从三井不动产和野村不动产等大型企业已经加入重建协议会可以看出,该地区吸引了机构投资者和房地产基金的浓厚兴趣。在资金筹措环境良好的当下,对市中心优质房地产的投资意愿旺盛,新桥站前的巨型项目在竣工前就有可能被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等机构收购。 實際上,重建大樓竣工後,將會出現對其房地產價值進行適當評估的投資交易。東京市中心的重建項目往往會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競爭,新橋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對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重建項目的風險管理。新橋站前大樓有多個分權所有者,在調整權利方面耗時較長,導致計劃延遲。 尽管存在这些协调风险和建设成本增加的风险,但考虑到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建后的收益性(办公和商业租金收入的增加),该项目仍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特别是重建大楼竣工后,作为直通新桥站、具备最新规格的标志性建筑,预计将成为房地产市场高度评价的资产。 人们将关注今后公布的项目计划和收支预测,投资者的动向方面,开发商可能会在完工前取得保留楼层,然后将整个项目出售给房地产基金等。总体而言,新桥站东口再开发项目将提升该地区的房地产价值,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新橋站東口南側相鄰的汐留地區在2000年代初期進行了國內最大規模的重建,名為「汐留シオサイト」。在原國鐵汐留貨物站舊址(佔地31公頃)上,建起了電通總部大樓、日本電視塔、超高層公寓、商業設施等13棟高層大樓,形成了一個新都市。 汐留シオサイト是由東京都和UR都市機構等公私合作推進的,總建設費超過4,000億日元,經濟效應估計為11,000億日元,是一個超大型項目。另一方面,新橋站東口再開發項目用地約2.5公頃,規模雖小,但與汐留相比,由於與車站直接相連,商業價值非常高。 汐留開發是「未利用土地的新開發」,而新橋東口則是「現有市區再開發」,需要與經營數十年的租戶和土地所有權人進行協調,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 汐留可以从零开始建造城市,而新桥东口则需要花费多年时间达成当地共识。此外,汐留的开发理念是「打造连接市中心和临海地区的新基地」,而新桥东口则以「在保留新桥原有特色的同时更新功能」为主题,计划在重建后保留部分原有的街巷氛围。 總而言之,汐留シオサイト是創建廣域經濟據點,而新橋站東口再開發則是提升車站前地區的魅力和功能,更注重細緻的城市建設,與汐留不同。
新橋車站周邊不僅東口,西口也正在進行重建計劃。西口的象徵性建築「新新橋大樓」(1971年竣工,地上11層,總面積約5.8萬平方米)以聚集著餐館和居酒屋而聞名,具有昭和時代的復古風格,但已超過50年,存在抗震問題。 在西口地区,包括新桥大厦和SL广场在内的约2.8公顷的区域成立了重建准备协会,目前正在推进城市规划协商。其特点是在重建区域分为北侧的「SL广场、新桥大厦街区」和南侧的「樱田公园、终身学习中心街区」,分别考虑建设高层建筑。 野村地產和NTT都市開發等作為事業合作者參與其中,與東口(三井地產等)的開發商陣容不同。與東口重建的最大區別在於,西口的New Shinbashi大樓是一個擁有約320名分層所有者的巨型大樓。 因此,达成共识的难度比东口更高,实际重建讨论已经停滞了十多年。截至 2023 年,尚未达成城市规划决定,与东口相比,项目进展略显滞后。但是,港区将新桥站东西两侧视为一个整体区域,正在制定指导计划,两个重建运营商也在协调讨论城市建设方针。 虽然东口和西口的规划方法和参与企业不同,但一旦完工,两座高楼将隔着车站相望,新桥站周边的景观将同时焕然一新。两座高楼用途也有可能出现差异。例如,西口将包括公共设施(终身学习中心等)在内的重建项目,因此将纳入行政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东口方面则很可能成为纯粹的民间主导的商业和业务中心。虽然细节计划有所不同,但「新桥站前大楼(东口)」和「新新桥大楼(西口)」都是战后复兴时期建造的两座大型大楼的重建项目,这一点是相同的,几年后,新桥站周边将变成东西两侧高楼林立的新街景。
近年來,新橋車站附近的周邊地區也相繼進行了重建,與這些地區進行比較也具有參考意義。例如,西側的內幸町一丁目街區(日比谷公園北側)正在進行包括帝國酒店重建在內的大型項目(占地6.5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10萬平方米),目標是在2028年度部分開業,2037年度全面竣工。 在西南方向的虎之门地区,随着环状2号线(新虎通)的开通,重建活动日益活跃,森大厦主导的麻布台山(8.1公顷,2023年部分开业)等超大型项目正在推进。与这些项目相比,新桥站东口的发展规模虽然较小,但波及效应绝不可小觑。 虎之門至新橋之間新建道路,交通便利,提升了整個地區的形象,遊客數量也增加了。同樣,新橋站前的重建完成,將與周邊的內幸町、虎之門、汐留地區融為一體,強化城市功能,成為最後一塊拼圖,促進市中心進一步發展。 過去,新橋站前地區的重建一直拖延,現在終於開始動工,與「被銀座、汐留、虎之門包圍而被遺忘的新橋」更新,與周邊地區協調一致,這是本次項目的重要意義。
JR新橋站東口重建計劃是一個通過拆除老舊建築,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時振興車站前繁華的項目。從2015年開始研究,到成立準備組合,項目進展順利,到2025年,終於進入具體的城市規劃階段。 重建后新建的高层建筑和广场将为新桥带来前所未有的精致空间,同时保留新桥原有的活力。预计该项目将对当地经济产生连锁效应,提高房地产价值,与已经发生巨变的虎之门、汐留等周边地区一起,新桥站周边地区将发展成为支撑东京未来的新基地。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的昭和时代氛围和中小店铺的处理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推进计划时,需要听取当地相关人士的意见,在适当继承「新桥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今后,随着正式计划的公布和工程的进展,详细情况将逐渐明朗化,我们将继续关注城市重生的过程。 新橋站東口再開發項目位於東京中心,是一個時間停滯的角落,將重新煥發活力,為地區和經濟注入新風,可謂備受矚目的項目。